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台北的大學生學歷貶值?

近年來台灣就業市場一直存在"高學歷無用論"或是"高學歷貶值"的言論。前者以某位染紅的餅乾企業主為代表,後者是各家人力仲介網站業者大力放送,簡直是販賣恐懼感營生。



台灣本土的人力仲介網站,過去經營高端白領就業市場一直很不成功,僅固守低端白領就業市場。由於高等教育膨脹,台灣政府一方面快速拉升大學畢業生的自然增長,一方面又採取消滅專科改制為大學,學士學歷人數快速膨脹。在學士供應充足情況下,學士相當比例進入低端白領就業市場,成為買方市場。所以人力仲介業者採取壓低社會新鮮人薪資的恐嚇策略,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這些資訊對台灣的企業主或是部門主管造成錯誤的印象:"員工是便宜的!比起22K(台幣月薪),已經是皇恩浩蕩多了若干K"!所以就業網站上常有類似招聘訊息:須具備創意設計、程式開發與財務管理專才,本公司提供良好發展機會但待遇只比照國科會...我曾經參與某家壽險公司投資部面試,其經理人職缺條件如下:須具備股票分析、債券投資經驗與衍生性商品設計能力...這就是誤認高階和專業人力市場與低階白領相若可亂砍價出價,台灣的高階與專業人力市場的薪資Bid-ask spread之大,只有豪宅市場可比。


人力網站經常報導員工誤認與高估自己的價值,我倒認為是員工轉職不夠快,勞資間沒有進行充分的勞務交易,所以名目上的薪資並不是效率價格。但說這麼多,也有相當大部分的企業主與部門主管認為自己就是高階白領與專業人士,天縱英才。其他招聘進來的都是低階白領。如果遇到這種企業,無須浪費時間與唇舌,趕緊走人。我相信在動物農莊裡,香蕉價是請不到人才的,只能請到猴子,或是扮演猴戲的人。


相較於台灣,香港的人力仲介(與網站)的策略是不同的。前幾天我收到朋友轉寄的一個外資金融業各職級的待遇調查,由於沒有年份與資料來源,我個人覺得很可疑:


這圖表用做描述在港七大外資金融機構各職級的薪資與紅利狀況。表中的董事總經理、董事、副總裁與經理代表的是職級,並不是職務。意義等同於台灣的襄理、副理、經理、協理、副總經理、資深副總經理、執行副總經理、資深執行副總經理。在台企的員工讚嘆外企的職級名號看起來之"大",外企的員工也讚嘆台企職級分類的繁複。其實這些都是沒意義的,每個職級對應的薪資才是重點。





當這圖表在微博間傳遞時,不在這七大外資的員工紛紛表示要把這資料傳給上司,意思是待遇實在差很大云云;反之,七大外資的員工反應很冷靜。在外企工作被我騷擾的朋友們,反應如下:

「Good old days, 現在沒有啦,過去我來不及參與...」

「這待遇一定不是在我這個業務線」

「有獎金?我怎麼不知道」


以上民意調查是我詢問在江湖上有走跳的董事至經理階級,至於董事總經理太神祕,大隱隱於市,無法得知反應。


但我寧願相信這是某個人力仲介業者製作的宣傳,供潛在求職者(與企業內HR)參考。人力業者的策略與意圖是,發佈高薪資水平調查報告,創造受雇者職場移動的拉力。華資企業雖然常說"這種待遇我們付不起",但心裡介意的要死,若想要從外企拉人過來,還是得想辦法儘量fit這個價格。某台資金融業招聘一個部門主管,雖然部門不是很賺,但housing allowance一個月20萬港幣。


其實這也部分說明香港的就業市場狀況,香港的失業率維持在3%附近,幾乎是流動性失業造成,除青少年與少數族裔,其他接近完全就業。尤其是高階白領人力市場,香港每隔幾年就會出現"跨境"新業務,高階與專業人力需求急切,大致上屬於賣方市場。這也大幅影響人力業者的商業策略:提供浪漫的憧憬,提高受雇者的移動誘因!一些國際性或是區域性的獵人頭公司,經常提供依照城市、產業、職級分類的薪資資訊。當然台北的數據一項是最低,或是乾脆不提供。


在就業市場上,不需妄自菲薄,也不需自我感覺良好,適時的流動可以創造適得其所的機會。萬年員工即便在職場上工作很努力,但在人力市場上是懈怠的狀態,對勞資都不是好事,無法創造有效率的工資價格。為什麼鐵票群常常會覺得受到的政策照顧不足,因為您鐵嘛!票若跑來跑去,政客就跪求握您的手了。這道理可以類比。


即便拿不到表的薪資也無須徒呼嘖嘖,有段話是這樣說的:


"「如果我做到 AAA,那麼就一定可以 BBB 跟 CCC」的年代早就過了;現在已經是「如果沒有做到A B C D E F G..,那麼就一定會 GG。」(GG=Good Game, 戰敗投降)"


那個ABCDEFG可能是學歷、家世、膚色、美貌、BMI值都得達標。就算都達標,這些薪資待遇是用來吸引國際人才的,本地人才看的到吃不到。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這幾年的高學歷膨脹,是否造成工資縮水?我選取台北市的平均每人薪資收入數據(含本業與副業),不計其他收入如租金、股利...等等,原因說明如下:


1.台北市產業完整,涵蓋生活服務、物流、運輸、科技、金融、建築、教育與公共設施...但缺乏大型重工業。其他縣市都偏重在某些特定產業,易造成分析的偏誤。而全國性的資料尚涵蓋第一產業等等,分析按學歷別的工資收入並非較佳的資料範圍。而台北市符合如下印象:高等院校多、畢業後在地求職多,就業市場龐大,工資的效率性較高。


2.更佳的數據應該是涵蓋台北市、新北市與基隆市,避免因行政區劃分造成分析結果的偏誤。新北台北同屬一個生活經濟圈(或許對天龍人並不是),因歷史與政治上的考量無法合併為一。實際上東亞幾個首都都有類似的問題,首都行政區與首都經濟圈不一致。東京都、首爾特別市的人口占該國比重大約在10-20%間,但計入衛星城市的首都經濟圈的人口占比會拉升到40%,新北加台北人口約650萬人,占比約30%。


3.計入工資所得而非綜合收入。一般認為受教育所積累的人力資本,將反應在工資所得上,而非股利、租金收入。實際上也挺能理解:念個博士、碩士,難道股利、租金收入就會比較高?有個富(乾)爸爸還比較講得通。股利與租金收入高低受到擁有股票、土地(房屋)存量高低影響,這與稟賦(endowment)因素、資本積累有關,受時間因素關聯度較大,而非教育水平。另外炒股、炒房的收入不屬於國民所得會計帳上定義的的收入,這裡就不解釋。實際上高學歷炒股炒房,雖然比較會看基本面、解讀經濟數據,但贏面就比較大?


從下兩圖觀察,呈現幾個現象:


1.2003年以來各學歷別的並無出現"顯著"的增長或下滑趨勢,薪資複合正負增長率在1%以內。薪資停滯近九年。即便沒有出現"顯著"的變幅,但大學、專科與高職學歷出現"穩定的微幅滑落",僅碩士學歷出現微幅上升。


2.大學學歷與碩士學歷平均薪資差距正在拉大。 大學學歷與專科學歷平均薪資差距正在縮小。 2009年各學歷出現顯著性滑落,可以以金融海嘯因素這暫時性因素解釋。但10與11年,學士平均薪資並未恢復至08年以前,疑似與馬英九政府的"22K"政策造成結構性變化有關。







引申意涵:


1.2000-2004年是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快速成長階段,專科畢業生快速減少。2005年以後大學畢業生人數位於高峰且穩定。(筆記:台灣大專院校畢業生增長趨勢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dward-huang/%E7%AD%86%E8%A8%98%E5%8F%B0%E7%81%A3%E5%A4%A7%E5%B0%88%E9%99%A2%E6%A0%A1%E7%95%A2%E6%A5%AD%E7%94%9F%E5%A2%9E%E9%95%B7%E8%B6%A8%E5%8B%A2/10151552225938051)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是流量因素,可以視為就業市場的邊際供應量,這段時間整體大學學歷的平均薪資下降(存量價格),而且下降速度高於專科生,造成兩者間收斂。台灣的高等教育製造過多的大學畢業生不只造成畢業生起薪(new entry)降低,連帶也壓低整體工資水平。所謂高學歷貶值,指的正是大學學歷。或許大學學歷不再應該定義為高學歷。


2. 碩士以上學歷的薪資水平呈現微幅正成長,並無出現"貶值"。在整體薪資凍漲的十年來"抗凍"成功。聽聞某些企業徵才,碩士與學士無差別待遇,甚至"碩士做以前學士的事"。企業要給碩士員工做甚麼是企業的自由,但企業亂壓低價,員工是否買單,那就得看看就業市場怎麼說。企業當然要胡亂指責高學歷員工草莓、沒有定性;但沒有Fair Pay,天天煩惱三餐房租男女朋友,哪來的定性?高階經理人兩年一跳,企業怎麼不跳出來說沒定性呢?


3.更關鍵的在企業主的心態。新創產業需求孔急,大肆招募高手,只要員工有本事把業務量做起來,薪資一切好談。但若是企業守成已久,或是運用壟斷力獲取本地市場地位者,台資企業主是很精明的,他了解員工的本事高低不是創造營收的最關鍵因素。而且把"high value department"跟"unimportant but existing department"區隔開來。如果你發現老闆嘴巴說你們很重要,但沒啥行動而且獎金分不到、起薪年年減,你就知道你待在哪種部門了。例如報社的編輯與新聞部門,還有在證券公司被指定為"成本中心"的部門,你們在老闆的心目中就不言而喻了。至於而媒體報社的會議展覽部門,證券公司老闆自己開設的境外資產管理公司是如此神祕且高深,因為賺嘛!


以碩士以上學歷做為final degree的專業能力與就業後的關聯度,是遠高於學士與專科生。況且碩士課程在專業能力訓練與表達能力的培養,在人力資本的累積上效果顯著。即便本人對在職碩士班的專業能力訓練頗為懷疑,甚至某些開辦學校只是拿學士課程交差了事,但表達能力與社群網路的建立,對培養就業後所需的技能還是有其意義。所以對碩士學歷進行投資,即便在待在封閉的台灣就業市場,對提升自身的薪資水平也有其意義。而且更有機會進行要素的跨境移動,離開台灣就業市場。


事實上我發現中國與台灣的年輕人,對於求取碩士以上高學歷是有高度熱情與行動力的。赴海外拿學歷最吃香但品質變化大,台灣的高等學歷有一定品質但很均質;中國的高學歷,連中國人自己也不肯定。其實我也不懂省長、總經理日理萬機,怎麼拿到千里之外的博士學歷。香港的年輕人對於獲取碩士以上學歷興趣缺缺,通常會以經驗比學歷重要、證照(例如CFA)比碩士學歷重要,念碩士沒啥用等藉口否定。這可能與香港只有15%同齡的人可以進入大學就讀有關,能進入大學已進行必要品質篩選。香港培養出來的學士語言能力很好、反應也很乖覺,思考能力有一定的高度,但雕琢後會更好。


就業市場的薪資,最終還是交給市場供需決定,而不是人力資本累積有多高。某位在美國拿到金融博士的前輩曾告訴我,在美國助理教授的薪資比副教授以上還高。點解?


助理教授都是年輕的博士。他們可以選擇待在學校、或者是到華爾街去。由於肝還很新鮮,可以適應高強度的工作,所以到哪都受歡迎,學校被迫跟華爾街的投行競爭,得用高薪聘請,反正也是短期契約;至於剛晉升到終身職的副教授,通常待在校園安逸已久,投行聘請的意願不高。雖然多了幾年的人力資本累積,但在就業市場上的供需剪刀圖相交在左邊,而且較低的位置。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大馬路上的周大福

Bob Dylan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如果Bob Dylan走過澳門最熱鬧的馬路上,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Avenida de Almeida Ribeiro,市政廳與眾銀行總部設在其上,以下簡稱新馬路),走進周大福,那麼他會發現自己:


A:是男人(這、這、這,不要。其他包起來!氣魄!)

B:不是男人(輸給大陸消費者的氣魄)


好吧。Bob Dylan的原意不是這樣。Roads指是的經驗與智慧。下個問題是:走過新馬路看見很多周大福,能否讓我們產生一點點智慧,讓我們朝向更Man一點?






某日行經澳門新馬路。短短的一公里路,我數到了7家周大福,平均166公尺有一家。亞洲其他各城市的便利店、飲料店都無法比拼這樣的密度。新馬路上除了周大福、還有周生生、六福、英皇鐘錶珠寶。在加上咀香園、鉅記手信、莎莎、豬肉乾、銀兩替換、自營當鋪鐘錶珠寶店銀行...沒有其他了。在熱鬧擁擠的新馬路上,其實商鋪的生態多樣性蠻低的。這裡的商店當地人使用不到,宛如租界(諷刺的是澳門在某種意義上還是租界)。這不是澳門新馬路獨有,同樣出現在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尖沙嘴彌敦道、銅鑼灣的軒尼詩道與羅素街,這都要拜大陸同胞所賜。




祖國很偉大,但消費者沒信心。只好到祖國控制下,但屬於邊境之外的港澳地區採購恢復信心。祖國消費者購買珠寶的心情是很複雜的,投機?價值儲藏?鑒賞?炫富?給大寶娶媳婦用?旅遊時期買氣爆發需要滿足等等皆是...還有更陰暗幽微的"中國終將發生一場動亂說"所以要買貴金屬上路用,雖然傳說已經流傳廿年。周大福在產品類別還保有10兩重大黃魚、1兩重小黃魚這選項是有道理的,這是屬於這一代可能發生卻尚未發生的大江大海2049,可以壓箱底與編織在棉襖裡。




整個珠寶貴金屬零售業是欣欣向榮的,周大福在2012年的銷售額574.4億港幣,擁有1,836個零售點,單店平均銷售僅0.313億港幣。其中的港澳台零售店僅有103家(台灣6家),銷售額卻高達270億港幣,占比達47%,意即單店平均銷售2.62億港幣!平均店面面積1000平方英呎,平均每月每平方英呎貢獻營收達2.2萬港幣!誰人甲我比?!5月初周大福在銅鑼灣用每月每平方英呎1,172元租下店鋪,提價72%擊潰時裝店Bauhaus,也只是剛剛好而以。這是大陸同胞把人民幣的血肉築成周大福營收新的長城!周大福在港澳台的零售店裡,有53.1%的營收來自於消費者使用人民幣或銀聯,偉哉。(為閱讀樂趣起見,以上換算成台幣每坪請乘130、換算成人民幣每平米請乘13)




一國兩制下的港澳地區,特定區域因大陸消費者群聚,市貌因而轉變,猶如(一國)兩制下又有(一市)兩制,租界中的租界。但這並不是將大陸的特定樣貌移植過來,這些大陸消費者在內地也不是鐵板一塊、歸屬同樣的族群。遊客們離開國境、來到港澳,攜帶的大量現金,買氣爆發,因而產生集體行為,進而改變的當地面貌。這樣的行為在歷史上也不是太罕見,當年日台港旅行團攻入瑞士,旅客經歷從Day1的湖光山色到Day5的山色湖光後已經麻痺,踏入的第一家商店立即買氣爆發,強大的消費力令當地出現專門招待亞洲客戶的鐘錶店。亞洲各國的現代化過程不斷在縮短時程,意即高速增長期的增長速度很高,但期間很短暫。居民的財富累積快,理性的消費習慣正在摸索。




這種歷史機遇提供企業進行投機性商業活動的溫床,君不見周大福的母公司新創建集團,在2009年出售微利化的金融服務業大福證券,2011年出售不堪競爭的交通實業新渡輪港澳線,集中火力在2011年底將周大福搞上市。這些企業主無法抗拒在大陸同店銷售增長(SSSG)出現20%年增長的誘人果實,也無法抗拒港澳地區年同店銷售高達2.62億的金礦區。理所當然的、可以說服機構投資人的企業資本支出策略,也就是雙管齊下,一邊將資本金灑往高增長的大陸三四線城市、一邊灑向高同店銷售區域(即便過去一年SSSG已經出現3.6%下滑)。在最有潛力與高價值區域,用高店租,搶下店鋪,擺開陣線,築起攔砂壩攔截金砂。至於在港澳地區,這些高密度區再新增零售點,是否出現邊際效益遞減,是不重要與可以接受的。珠寶貴金屬、奢侈品、銀兩替換、藥妝店依同樣的邏輯發起的資源戰,打垮了涼茶舖、茶餐廳、生活服務業。甚至連鎖便利店也打不起消耗戰而選擇避戰退出。當地居民生活所需,卻未能企業化的個體經營者,就此永遠退出街坊。這些是都市經濟學探討的範疇,卻因主要消費者來自於邊境之外,有種迥異於以往都市發展機能的結論。但對在地居民來講,是肥了地主荷包瘦了便利性的可憎過程。




「大馬路上的周大福」,對香港來說,是簽訂CEPA之後意外的過程。對澳門來說,是面對舊經濟模式以衰退,只好擁抱之的不得已的決策。對台灣來說,是種蠢蠢欲動但沒大量發生的選項。台灣試圖將這種衝擊隔離在外,例如規劃在農地荒地戰地很多的澎湖、馬祖蓋賭場(但交通條件實在太差),但真正具有潛力的金門,竟然試圖設為核廢料儲存場。只要台灣對大陸旅客的門開越大、大陸經濟保持增長(崩潰也可,代表大江大海2049啟動),大陸消費者順著人流來到大都市,將持續改變街墎的面貌,而且是商業機能更趨近於服務觀光客更甚於原住居民。




至於居民該怎麼選,答案該是甚麼?Bob Dylan是這樣說的"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太平洋上亂吹的風,是開放性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