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柯文哲的祖父是小學老師還是日本官?

這次台北市長選舉激烈,選民被迫收看聲勢領先的兩位候選人─柯文哲與連勝文的祖先之早年事蹟。連勝文的祖先:連橫與連震東的事蹟經過多年的傳述,選民早有定見。意外的是扯出柯文哲的祖父在殖民地政府時期擔任日本官?


由於小弟多年來對於台灣史的研究興趣,剛好手邊有第一手資料可供分享。這份資料是中央研究院的台灣總督府職員錄
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viewer.xyear=1896

這份職員錄將所有在殖民地政府任職,吃公家飯的職員通通列入,包括各級政府、軍事部隊、司法、警察、農林、鐵道、教育、醫院與郵局等等人員,尚包括勳等、職等、本籍與薪俸等附屬資料。由於資料詳細,也可用來理解殖民地政府的組織架構與人員配置。


在殖民地政府時期,由於教育體系消極培養本地法政人才,台籍人士擔任街庄長(鄉鎮長)等地方文官已屬鳳毛麟角。受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識青年,進入政府體制內工作是最好的出路,雖然列名總督府職員錄,但大部分稱不上擔任"日本官"。


按舊日本官制,分為敕任官、奏任官(前兩者屬高等官)、判任官
敕任官(簡任官):一等到二等,須由天皇敕令之。如杜聰明博士擔任台北帝大醫學部教授職。
奏任官(薦任官):三等到九等,內閣大臣任命之。如中等學校校長
判任官(委任官):九等以下,臺灣總督自行任命即可。如國民學校校長
其餘屬官吏從屬,如僱員、囑託等等,不配帶劍。文官服飾配劍是領導階級的重要權力象徵。

以1944年總督府的職員錄,共計58,286筆(因一人占用複數職缺而有所重複),柯文哲祖父任用的"訓導"職缺,共計8,861筆。至於相當於戰後"督學"功能的官員,在日治時期稱為"視學"(這名稱自中國而來),翻查新竹州擔任視學者全為日籍人士。

台灣家庭普遍具有尊敬青年子弟認真求學晉升知識分子的傳統,批評這些進入體制內工作的知識份子為"日本官",無疑是冒犯這些知識份子的後代。就好比你有家人服兵役盡義務,若干年後被指為擔任"國民黨軍",意若何?

在1944年的名冊上,因皇民化更名運動積極實施,柯文哲的祖父已改為青山觀也。彼時名錄上不但廢除本籍註記,名冊上幾乎都是日本名,消除台籍人士的身分註記,這才是皇民化運動中台籍人士的悲哀。
另外,連家對來自於新竹的"訓導"會這麼感冒是有道理的。從同樣的職員錄中,可查有位來自新竹新埔的吳建田先生,自師範畢業後回鄉擔任國民學校"訓導"。由於個性愛放炮,對於日台職員待遇不公頗不以為然,輾轉在新竹各國民學校流浪,並一怒之下辭職到南京當記者。他以筆名吳濁流撰寫《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台灣連翹》台灣近代史三書。其中第三本書對於戰後國民黨接收台灣有詳實的描述、並對於連勝文的祖父連震東返台過程有與眾不同的評價。後來連震東在省議會也對這本書做了垃圾評價。所以這家人對於來自"新竹"、"國民學校"、"訓導"很感冒也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