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再議港幣崩潰說

川普撤銷香港特殊待遇之後,甚多來信詢問與媒體邀約談港幣崩潰說;

而貨幣制度的議題攸關普羅百姓的生活安全。港幣對我生活周遭的朋友的意義並非只是一種投資商品。所以有必要解說港幣的聯繫匯率制度。

聯繫匯率制度是否維持,關鍵因素的香港金管局的能力與意願。

港幣在發行階段與維持階段,皆採取「 聯繫制度」。

香港金管局並不是發鈔機構,發鈔機構特許頒給匯豐、渣打、中國這三家銀行。發鈔前,發鈔機構必須在香港 金管局以7.8固定匯率存入等值美元,取得債權憑證,始得發鈔。是在發行階段就採取聯繫匯率。

香港的貨幣發行採取貨幣管理局模式,發鈔機構發行貨幣採取十足擔保,而非主權國家普遍採取的央行模式,貨幣發行普遍採取信用擔保。

在匯價維持階段,各銀行在金管局開立的貼現窗口,自由交易港幣/美元。一旦觸及7.75與7.85的上下限,金管局會強制出手,買入或賣出美元。

所以港幣不論是發行或維持階段,皆擁有美元的充足準備。

所以聯繫匯率制度是否維持,關鍵在於金管局的能力與意願。

當然如果老百姓不愛用港幣,那麼港幣也不復存在。

但香港本地商貿本來就允許以美元或港幣擇一清償債務,不似某些主權國家只允許本國貨幣才具有法償地位;而香港居民與企業本來就習慣分散持有之貨幣,所以本地銀行的港幣存款總額只佔五成多一點。

香港不論在支付或資產儲存,皆允許貨幣使用的彈性。很多在港人士與企業,本來就不使用港幣;就算美國取消香港特殊經貿地位,少了若干人不用港幣,也不構成太大衝擊。

港幣與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是否維持,關鍵在香港金管局的能力與意願。與美國政府無關。

能力層面,關鍵在於金管局持有的美元儲備水位高低;

意願層面,目前金管局並無修改計畫。無論是政治因素或經濟因素都看不到有異動的誘因。

所以目前看不到聯繫匯率制度有崩潰的可能。

換句話說,你看到澳門幣的聯繫匯率制度崩潰了嗎?澳門是另一種一國兩制的「典範」,也存在國安法,澳門幣還對港幣實施聯繫匯率。

至於未來是否有可能取消聯繫匯率制度?只要中美之間朝向升高對抗措施而非和解方式解決爭議,不是完全不可能。

但這種可能性,等同於香港開始採取資本管制,限制資金移入移出。而且誘發因素應該是來自於政治性而非經濟誘因。

所以堅持要將港幣兌換成美元者,應該一併把香港各種帳戶底下的資產匯出。才足以避開機率甚低的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